发布时间:2025-03-29 10:40:03 来源:daqian
在那古老而热闹的陕北小城里,有个不大不小的故事,像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沙,刮得满城风雨,却又在不经意间,留下了几分思考。这事儿说起来也怪,讲的是谁偷了县长的牙刷。
县长嘛,自然是咱这方圆百里的头一号人物,每天穿得板板正正,讲话也文绉绉的,一副大人物派头。可谁又能想到,就是这么一位平日里威风凛凛的人物,家里头却出了件不大不小的尴尬事儿——牙刷不翼而飞了!
这事儿一出,县衙门里头可就炸了锅。你说这牙刷能值几个钱?关键这不是普通的牙刷,这是县长从省城带回来的洋玩意儿,据说刷得干净不说,还讲究个身份象征。这下可好,牙刷没了,县长的脸往哪儿搁?
于是,县衙上下,从师爷到衙役,一个个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,急得团团转。有的说要报案给巡捕房,有的说要挨家挨户搜,还有的提议贴告示,悬赏捉拿“牙刷大盗”。县长呢,倒是沉得住气,只说了句:“莫慌莫乱,此事必有蹊跷。”
这一蹊跷,还真就让县长给蹊跷着了。原来,偷牙刷的不是别人,正是县衙后院里头的老杨头。老杨头是县衙里的老管家,一辈子勤勤恳恳,咋能干出这等事来?这事儿听起来荒唐,可细一琢磨,里头学问大着呢。
老杨头偷牙刷,不为别的,就为了一口气。原来,县长初来乍到时,为了显示亲民,常在衙门里头跟大伙一块儿吃饭,用的却是自己的餐具,包括那把洋牙刷。时间一长,大伙儿心里头就不乐意了,私下里嘀咕:“瞧他那副样子,生怕咱们沾了他的贵气似的。”这话传到老杨头耳朵里,他心里头那个不是滋味啊,觉得这是对大伙儿的一种侮辱。
于是,老杨头借着夜色,悄悄摸进县长房间,把那把牙刷给“借”走了。他的想法也简单,就是想让县长知道,人与人之间,讲究的是个平等尊重,别拿些洋玩意儿来显摆,伤了和气。
这事儿后来是怎么露馅的呢?还得说老杨头心慈手软,牙刷拿回家,愣是没舍得用,藏在床底下,打算等县长明白了事理,再悄悄还回去。结果,县衙里头一闹腾,老杨头的老伴儿吓得以为是啥贵重物件,一不留神说了出去。
县长听了,先是愣了一下,随后哈哈大笑,连声说:“好个老杨头,竟给我上了一课!”他不仅没责怪老杨头,还当众宣布,以后吃饭用餐具,大伙儿一律平等,不分你我。这事儿传出去,老百姓们拍手叫好,说县长是个大度之人,懂得体恤民情。
至于那把牙刷,最终成了县衙里头的一个小展品,提醒着每一个人:在这个世界上,无论身份高低,尊重和理解,才是最宝贵的财富。而老杨头,也因此成了小城里的一个传奇人物,大家伙儿提起他,总爱说:“嘿,那可是给县长‘借’牙刷的老杨头!”